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认证管理咨询

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创业机遇

来源:网络    阅读量:4149次    

当下,各个领域都处在新旧交叠的转型敏感期,传统套路玩不下去了,新玩法还在萌芽。而我们应该: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创业机遇。

一、产业新方向——体力切换脑力。一言以蔽之:“过去靠机会,未来靠智慧!过去靠模仿,未来靠创新!过去靠体力,未来靠脑力!”顺便补充一句:未来的行业都是脑力劳动,再不补充“脑力值”就晚了!

二、创业追风口时代结束了?这是一个创业追风口的年代,在年复一年的风口创业里,胜利者寥寥。

2011年团购火热,超过5000家团购网竞争,投资者抢着给创业者送钱。2015年,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风口爆发,创业项目热火朝天,仅在上门O2O领域,资本市场就投入了近3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16年,风口转向了直播业,各类直播平台近400家,直播用户3.25亿,占网民总量的45.8%,带动网红产业经济达550亿元。2017年,风口再次转向“共享”,以共享单车为例,最风光的时候有上百亿元的资金涌入、上百个玩家入局,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共享单车像彩虹般绚烂。2018年,风口又来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仅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就引得滴滴、北汽、华夏幸福等各方巨头蜂拥入局,资本推高了产能,行业迅速进入洗牌期。

第一,创业被资本所劫持。

创业之初,资金瓶颈问题往往需要融资来解决,拿资本也无可厚非,错就错在创业者往往被资本所捕获,陷入了追资本、狂烧钱、导流量的风口怪圈。

当创业者被资本“绑架”,投资人将企业捧得虚胖推向资本市场,然后套现走人,徒留一片狼藉;更惨的是创始人丧失企业控制权,被董事会扫地出门。

第二,照搬照抄以往的创业套路,却被“套牢”。创业者自以为照搬以往“抓风口+红利”的老招数便能成功,殊不知背后的时代逻辑早已发生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商品、产品、服务都“一穷二白”,只要胆子大,利用红利就能创业成功。而今,中国已从“一穷二白”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种资源极其丰富,市场接近饱和。同时,中国正处于大拐点时代,红利消减,不断淘汰旧产能、旧行业。若是再一味地照搬照抄以往的创业套路,结果只能被“套牢”。

第三,创业进入全面绞杀期。企业所处环境与以往大相径庭,进入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时代。

2018年,中国开始进入创业洗牌期,众多企业要么破产倒闭、跑路,要么停止运营,要么依然在危机中挣扎,大量企业感觉日子不好过。2019年更是进入了创业的死亡地带——全面绞杀期,创业企业下场悲惨。

风口变风暴,将无数创业者卷入了死亡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无创业机会。系统性震荡期虽然问题多发期,却也是机遇爆发期,只不过“创业极大,概率极小”。换言之,创业面大量广但生者寥寥,可是一旦成功,高风险也将迎来高收益。所以,这也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同样有各种红利爆发。

如今,只不过由于形势前所未有之复杂,红利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一维红利,而是将以新的形式出现。

第一,中国改革转型还在路上,未来制度红利还将持续释放,只是不比之前。

以往,企业家借助时代机缘草莽创业,“蒙眼狂奔”就可大获成功、大斩其利。而今,时代性机缘逆转,政府不再是简单地给政策、给资金,而是更主动地在顶层设计上进行纠偏、给定大方向,剩下的则需要创业者自己去理解、去挖掘。

第二,均衡好企业和资本的界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82.52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达70万亿元之巨,居民储蓄率45.84%,位居世界前列。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金,说明中国仍有庞大的资本红利。

只不过在企业与资本的界面上,未来的创业更多的将是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又不被资本所捕获。正如华为坚持不上市,就是不愿被资本绑架。为此,任正非曾说,“华为不是把利益看得很重,而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理想的实现”。

第三,“科技红利”不再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科技”红利,只要套上去就能稳赚,而是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恰如雷军所言:“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1万个小时,可能练了10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被大家忽略的前提。”

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华为之所以能在“5G+芯片”风口上大火,不仅是因为它抓住了科技红利,更在于它预测到“5G+芯片”可能出现的扼喉之危,并于10多年前就开始沉淀“备胎计划”。每年坚持将至少10%以上的销售额投入研发,2008年至2018年的10多年里累计投入金额高达4850亿元。如今,华为之所以能与美国制裁相抗衡,正是因为其提前进行了战略预埋,打了有准备之仗。

第四,重新定义资源红利。这里说的“资源”更偏重软资源,如算力、数据、信息、文化、理论研究等。风口变风暴,传统认知上的红利已被重新定义,创业者的机会仍在!

三、总结

总之,风暴过后,未来的创业将更偏重于抓链接、抓联系、抓关系,企业将担当超级枢纽的角色,不仅成为各类要素配置的节点,有进有出、有收有放,实现资源的自由、高速流通;

更具备强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汇集孵化、整合、服务和引领等多功能于一身。

创业也将从形变到神变,逐渐从业务架构、雇佣关系、组织架构等方面构建一个复式结构。在复式结构中,组织和组织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和覆盖,企业成为一个个模块,可在产业链平台上自由组合,企业的各个职能也将被打散,变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单元,外包、剥离出去;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由原来对的“服从关系”转变为彼此嵌入与链接的“共生关系”,与其说员工是“被雇佣者”,不如说员工是“合伙人”,一个员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中心,调动组织资源对市场灵活作出反应。

企业的组织形态也将脱胎换骨,呈现出“科层+模块+自组织”的趋势,企业趋向架构平台化、管理扁平化、业务模块化,企业既虚又实,从实体经营到平台参与,创业“虚虚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