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来源:网络(辉腾企管摘录) 阅读量:1609次
1、没有经过专业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其中包括四大部分:
① 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积跬步以致千里;
② 保持专注,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你的任务上;
③ 需要反馈,反馈会帮你搞清楚哪方面不足,离目标有多远;
④ 走出舒适区,不走出舒适区永远无法进步。
这当中的核心是走出舒适区,别看只有区区几个字,但是却蕴含了大智慧,不愿走出舒适区的人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注定难以有不同寻常的人生,注定就是过普通人的生活。所以,普通人难以成为真正的高手的本质更多是在于普通人遇到难事就容易打退堂鼓,容易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而高手都在刻意练习,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就是巨大的差别!同时,有目的的刻意练习会影响大脑,改变大脑的适应能力。
①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伦敦大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得到: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的海马体部位的厚度比正常实验对象更大;同时,出租车司机海马体也明显大于公共汽车司机(公共汽车司机反复走一条线);
② 大脑有无限的适应能力。比如: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只有在处理来自双眼的信息的时候,视觉皮层才会发;而盲人用手触摸盲文的时候,视觉皮层会发亮;
③“适当”的走出舒适区,挑战越大,大脑当中的变化越大。
2、没有时刻站在高人的队伍里。
一个思维强大的人往往结果也很好,而很多时候我们思维弱与我们所处的圈子有很大关系。
每天只会单点思考的人,他的周围同事也肯定都是单点思考;月收入2000块的人,他的朋友们也大都月薪2000块左右;年薪100万的人,发现他周围年薪100万的人占大多数;每个月四处借钱还信用卡的人,他的朋友们也很多都处在财务危机的边缘。......
吉米·罗恩说过,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真的很难不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1898年,诺曼·特里普莱特进行了一项研究,他测量了一群自行车运动员一起环绕跑道的时间,以及他们单独通过的时间。他发现每次的测量结构都是大家一起骑的时候快一些。后来这个实验被反复应用到各行各业,结果都证明了一件事,你身边的人起了重要作用,环境决定一切。
我们都知道“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
关于环境对人的影响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马太效应的。优秀的人因为优秀,身边会聚集更多优秀的人;优秀的人们聚集起来,会一起变得更加优秀,良性循环。所以,我们要主动做出选择,去到优秀的人所聚集的环境中,这会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帮助。
不过,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环境,不是你周围这些优秀的人,而是自己能否持续地取得进步,跟上优秀的人的脚步。不然,也就不会有人一开始的时候优秀上进,到后来却变得平庸堕落。所以说,即使你现在处于一群优秀突出、积极进取的人中间,也不代表自己可以放轻松,觉得自己不用付出什么就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变得优秀。
不论是变得优秀,还是继续保持优秀,从来都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今天,可以说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各样的音频、视频平台接踵而至,喜马拉雅、荔枝微课、得到、樊登、混沌等,每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从里面学习到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但是学习完过后却发现依然难以整理成一套系统。
这其中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我们过去采用的是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学习是指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样化学习媒体、零散时间和分布式的空间,学习零碎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碎片化的学习容易让人忘记之前学过的,尤其是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因此系统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化学习是把零零碎碎知识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以及思考,进行深入理解、记忆等的一种学习方式。
如果说碎片化学习像一条条细细的丝线,那么系统化学习就如同被这些丝线织好布,把这些丝线都连接起来,使其更加的坚固与可靠。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优秀的思维就永远不会属于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三点中反思自我,真正意义上开始突破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