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来源:辉腾企管 阅读量:7251次
俗话说的好,“要想让员工不痛快,也让老板不痛快,就实施每月一次的绩效考评吧!”你一定也听过这样的说法,有过类似的体验。是什么让善意的初衷走向了背道而驰的结果?那么又该如何破解绩效考评的难题呢?
众所周知,管理科学和管理体系一定是基于管理哲学去设计,当你迷路时请回到原点,这是西方企业的管理哲学。我们坚信只要过程正确,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也是西方企业的管理哲学。如果一家企业连最起码的责任文化都没有,绩效考评肯定沦为骗人的把戏。一旦企业形成了以结果说话的文化,就会走向反面。
绩效考评是为了给员工带来动力,还是为了给员工施加压力?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对于“白领”员工,主要是管心,让其安心做事;对于“蓝领”员工,主要是管人,让其努力干活。“做事”与“干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签字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责任,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由自己承担责任。
公司可以辞退一个人,却不可以否定一个人。这是“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的本质区别。管理的真谛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部门)的总体利益挂钩,形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一致性,只要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就足够了。这也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推动KPI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掉链子”,所以其关注点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接点,即那些“三不管”的地方。很多企业把360度反馈变成了360度考评,即通过“群众评议”来决定一个员工的绩效得分,这完全是消极的责任推诿,与本意背道而驰。
绩效考评的终极目标是经营人心,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有主人翁精神,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对企业忠诚。最终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好制度让好人做好事”的正解,一种符合中国文化基因的、假定“人性善”的管理哲学,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