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汇智聚富投资

最精简的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

来源:网络    阅读量:4398次    

余秋雨先生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能够延续到今天,能够一直不中断的原因有三个道:一是在人格上普及了君子之道,二是在行为上普及了礼仪之道,三是在思维上普及了中庸之道。他为大家简单论述了这三个道:

首先讲在人格理想上,我们普及了君子之道。孔子、孟子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一句话:做君子不做小人。

孔子千言万语,孟子千言万语都在讲这个话。这一点我专门写过一本书叫《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的核心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他并不是把成功当做君子的主要标志,恰恰相反,他认为成人之美是非常重要的。德、善都要放在最前面,他们专门分析过善如果和智和力相比,我们中国文化无论如何要把善和德放在第一。

我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世界上行事,真正站得住的,最后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后会受到人家喜欢的,一定是君子之道,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君子,而不能成为小人。

孔子把小人和君子都是反过来的,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是成人之恶,由于我成人之美,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成人之美为大家,我没有私心,坦荡了。而且君子和别人的关系和而不同,我们很和谐,但是具体观念可以不同,不像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我们很同,我们是一个社团,但是实际上我们是不和的,所以他们是小人,所以君子之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普及的力量。

其次,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呢?我们中国包括孔子在内创造发明了一个办法,也就是先用强迫和半强迫的方式让孩子们开始学会礼仪,行动上先做起来。

比如说孩子可能只有四五岁,还不懂得孝道,也不知道孝道的意义,但是你每天一定要给爷爷奶奶请安,吃饭的时候你要请爷爷奶奶先动筷子,这叫礼仪。

礼仪首先要教育,然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节庆?节庆是普及礼仪的做法,比如说我小的时候在农村,春节给长辈怎么拜年,给同辈怎么拜年,给亲戚怎么拜年,给邻居怎么拜年,都有很多很多的规则,这就是礼仪之道。

比如说我们江苏籍的老作家叶圣陶先生,我的长辈去拜访他,我的长辈当时还是年轻人,当时叶圣陶先生已经很老了,他每次送客人的时候都是送到门口,而且一定要拱手,这就是礼仪。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问外国人你们对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安全还是

成绩还是交通?最后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志愿者的礼仪,他们最高的评价是志愿者的礼仪是中国文化的缩写版。

第三个是思维方式,中国文化能够五千年不断的原因就是有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在中国长时间来说是一个不太正面的概念,因为庸感觉是平庸。其实不然,中是取中间值,庸是指寻常派,什么事情都问中间值,问寻常派,这样的话你这个事情就不会错到哪儿去。

中国文化反对的是极端,极端像英雄站在悬崖峭壁上,孔子、孟子要把他们拉回来,拉回到中间的路上来,拉到合适的路和恰当的,这就是中庸之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优点。

能够让中华文明长时间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原因,其实说到底起第一作用的是中庸之道,而核心的作用是君子之道和礼仪之道。这三个道组成了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