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辉腾智慧

别开会!搞个工作坊就能解决问题~

来源:网络    阅读量:3406次    

    为什么要组织大家参加工作坊

工作坊有几点优于会议的地方:1、良好而积极的动机;2、产生共同的目标感;3、一天内集中涵盖了会议需要几周或数月完成的事情;4、使得每个人都能在解决方案上参与合作

哪些人参加工作坊

哪些人来参加:最好尽可能请跨部门的人员参加,比如说,邀请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设计师、文案人员以及工程师参与工作坊来共同解决问题。

指定一个主持人:一个有经验的主持人能让工作坊更有效率,尤其是有些事情没再往前推进的时候,有重新定义方向的能力,控场能力,又能保证能够达到设定的目标。

关掉手机电脑设备:确保参与人员全身心的参与,不做发短信、听电话以及与本次工作坊无关的事情。

如何开展工作坊

这里把为期一天的工作坊划分为: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权衡方案三个阶段。通常采用头脑风暴寻找问题,在整个工作坊部分是比较轻松的环节,参与者大多数在的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有一些关于如何让这一阶段更有效率的小贴士:

1、优先考虑并解决一两个问题强于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2、把参与者分解成跨部门的小组并汇总各个小组的讨论的结果;3、鼓励每个参与人员贡献想法,越多越好;4、推迟关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这类话题的讨论,允许这些讨论出的解决方案是耗时且高成本的,并且在理想的源配置内就能实现这个方案;5、提供草图等的材料,鼓励每个参与者视觉化解决方案。

在头脑风暴环节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陷阱,也就是经常会接受第一个可行性方案、发出最响亮声音者的那个方案以及地位最高者提出的方案,可是这些往往不是最好的对问题的回答,所以分小组讨论能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同时一个好的主持人能保证所有的想法能得到彻底的平等对待。

按大小与优先级排列解决方案:

这里有个基本的矩阵,你为了得到一个特定的方案,可以用这个矩阵来权衡对它投入的成本大小与这对这个优先级方案会产生的潜在利益,最终希望能选择出最可能的解决方案,工作坊中的这个阶段是比较困难的,经常会在例如“我们貌似知道的方案还不够多”这样的疑问中停滞不前,为了更有效率的方案的大小与优先级进行权衡,有以下几个小贴士:

1、在一定大小的区域内对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影响力与投入成本大小排名(例如最大、中等、最小);

2、如果技术团队对某一方案猛烈抨击,那就得承认这方案的实际工作负载可能存在问题,同时得承认技术团队以最小投入的那个方案是最可能往前推进的方案

总结你的工作坊

从定义发现的问题,到列出可能新的解决方案,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用完了规定的时间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决议产生,试着从“产生决议”转变到再次分配任务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所以在工作坊的结尾,常会有很惊喜的输出分享给大家:

1、收集了更多的问题;2、探索了替代的解决方案;3、研究范围更细致。

建立工作坊形式提供了一个受欢迎的方式并且缓解了苦逼的“开会”带来的磨蹭拖沓的感觉。当工作坊实施的得当,它就能提供了很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让每个参与者都很兴奋的参与其中。工作坊是积极快乐的,就这两点就足以让你和你的组织抛弃无聊的会议,搞个颇有成效的工作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