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管理

不懂构建培训场域,如何做培训?

来源:培训杂志    阅读量:2448次    

        精心布置学习场域会让人感受到温度,有利于促进培训效果的转化。

培训场域是指为了让学员理解、认同、记忆、应用所学知识而精心设计的独特空间。如果学员此时正处于类似下图般的氛围中,想不融入都很难吧?

很多时候,培训场域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的达成。一个好的场域不仅会吸引学员参与到培训中;还能促发学员思考。当然,培训场域的构建应注意4个要素,即环境、链接、能量,以及转化。

培训场域构建的4个要素

01 精心布置环境,促进学员融入感

培训环境的布置可以让学员感受到诚意,同时也能为培训主题服务。培训环境可操作包含桌椅布置、物料设计、现场音响和投影设施等。

桌椅设置不同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学员与学员的链接、学员与讲师之间的链接。

培训物料中的学员讲义、桌牌、条幅、挂图、引导图、KT板等搭建的氛围都会影响着学员的融入。

现场音响和投影设施会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时候你参加关于感恩类培训,莫名的会被一些背景音乐或话语戳中泪点。好的音响设备会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2 通过培训场域建立强链接

最近有句话提及率较高:“培训不是灌溉,培训是点燃”。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成年人培训的特点,即通过培训帮助学员反思和总结变得很重要。市面上很多工作坊、引导式培训就是这种形式。培训师不再是答案的提供者,更多是问题的提供者,通过引导促进学员与学员之间分享交流。

因此,在这种场域中,小组布置尤其变得重要,比如岛屿式课桌摆放、以培训师为中心的圆形桌椅摆放等。这样的布置,不仅可以制造很多学员与学员交流的机会,也有助于建立老师与学员的链接。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如“世界咖啡“形式的行为研讨,“艺廊街“方式的跨小组学习形式。同时,在物料的布置上,可以提前准备些白纸、行为研讨墙,为学员建立链接创造条件。

03 培训场域能量管理,提升学员参与度

作为培训师,是否会觉得,

流动的空气让人舒服,沉闷的空气令人烦躁?

过于小的空间使人压抑,太大的空间又不聚气?

培训师要有培训场域能量的感知能力,努力搭建一个方便能量自由流动的场域。

首先,要布置一个能让学员信赖放松的培训场域

其次,培训师要通过学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互动参与度判断当时培训场域人员的能量档位。需注意,学员亢奋时是高档能量,学

低迷时是低档能量。高档和低档会不时的切换,而此过程中,培训师的角色非常关键,要能针对学员能量档位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设计。

再次,对于不同场景,培训师的能量也要控制和调整。比如,在抒情环节,培训师的语音语调可以柔和一些;而在重点提醒环节,可以加强一些。

04 培训场域辅助记忆,帮助学员吸收转化

帮助学员记住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强化他的大脑皮层。换言之,在他能看到的地方多次重复出现、多次提及。

TTT培训中有两个动作——“开门”“关门”,其中,“开门”环节目的是告诉学员要讲什么;“关门”关节目的是告诉学员曾经讲过什么,即带学员对知识进行温故知新。除了口头讲解回顾之外,如果在培训场域中设置一些引导图或教学图,这些都会帮助学员加深记忆的。

好的培训场域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对于学员来说,培训场域的创新也会给其耳目一新的体验。

因此,我们在开始培训前,有必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环境布置是否让你自己有学习的欲望?

现场方便不方便建立链接?

培训能量是否方便自由传递及管理?

有没有帮助记忆和转化的辅助形式?

如果以上都具备了,我们相信这堂课,学员是受益匪浅的,培训的效果也是可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