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辉腾企管

  •    服务热线:1398389337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管理

深入讨论劳动投入七要素

来源:第一职场工坊    阅读量:3466次    

企业找人才解决业绩增长问题,就是招聘人才的本质。如何评估人才呢?就是劳动投入要素,企业中人人都要有投入,不仅是一线员工,管理层经理还是老板,只是岗位不同,投入的要素不同而已。而投入最大的就是老板,投入资金,时间和精力,承担亏损风险等等,因企业主的投入回报最大。

在这里,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立足经济人,而非一个企业内部职员角度,这样就是比较容易看懂问题的本质啦。而职业经理人也是有投入的,即劳动投入要素,这七个要素决定底薪。

业绩决定奖金,领导力决定分红,价值观决定股权等等,这些都是步步累积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讨论劳动投入七要素。

一、年龄  :35岁就是一个通常企业用人的年龄分界线,很简单,年轻人思维可塑性强,年纪大的人相对改变难度大了,而且人工成本也高,对企业来说不经济,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管理模块化,数据化,智能化。看看新兴企业中,尤其独角兽企业,内部员工年轻都很年轻。

企业为什么要变革?变革的依据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同理,社会老龄化啦,人口政策也会变化,因为人才创造力决定企业发展命运。

二、性别: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没有人说,但人人心里有数。没有绝对平等,各有优劣,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性别是有之分的。比如男生不生孩子,通常承担家庭重任。探讨问题,一码归一码,就容易讲清楚,最怕的就是混在一起,这是讲女权显然就不合适啦。女性总是要生宝宝,而且不止一个,从企业聘用人才角度,肯定会考虑的。

三、学历:学历意味着学习成本,教育好,学习力强,仅此而已,学历不是能力,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通常本科就可以啦,最合适就好,过犹不及,有些大学毕业生考研目的是为了找工作,就浪费时间,错过大好时光啦。

四、婚否:人生不同阶段,重点不同,婚前努力工作打好事业基础,婚后就可以多些时间照顾家庭。婚否标准决定工作的投入时间,婚前可以常常加班出差,可以有补贴呀。婚后的话,补贴就不太好使啦,因为人性所致。

五、工龄:工作年龄在同一个岗位工作3-5年比较好,为啥呢?一万小时原理呀,干一件事,5年基本上就可以成为专家呀。看看这个人五年的工作成果如何?是否进入专家级,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六、经验:经验就是老马识途,你懂得相关岗位工作的流程体系,知道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关注不同的重点。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你所在领域,你是懂得,这就是经验,或者说懂规律知常识。

七、能力: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呀。能力不同于经验,经验是你知道,能力是你能做到,解决问题的本领。企业聘用人才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业绩问题的,我们就需要证明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